三少四壯38,職業寫作的供需法則
這一系列起了頭,就寫沒完。
台灣人少,買書的人也少,沒辦法像大陸、日本那樣養出很多的專職作家。在大陸首刷一萬本是很基本的量,在台灣,首刷兩千本賣得掉就值得振奮。
聽過許多講法,上大學之後很多人都不再買虛構性的小說,而會轉買教你神速減肥、投資暴富、將笨小孩變成絕頂天才、如何當一個管理上億資產的好CEO等工具書,所以出版社要把虛構小說的庫存清掉,就得將眼睛放在高中女生、國中女生身上(高國中男生呢,他們則會把錢拿去買網路遊戲的點數卡或漫畫),這個「事實」也造成了幾年前網路愛情小說的盛行。
不過網路小說那面牆終究垮台了。
去年大暢銷的書幾乎都厚得要死,題材也跟愛情王道產生背離,貧賣的台灣類型小說家找不到理由栽贓給愛情小說壟斷了市場,也不能再說市場偏愛輕薄短小的消費性閱讀------醒醒,大家可是都越來越認真看書了!
其實,所謂的暢銷書法則往往只能從現象面去事後諸葛,又或者,能洞悉這些法則的都是少數菁英編輯,他們也許能發現好書在哪,決定該翻譯哪本國外大書,卻無法將這些法則的能量灌溉給旗下的本土作家。
我認為其中倒可見一個事實。
暢銷書越是集中在一、兩本「潮流性集體閱讀」的書上,對大部分的本土作家來說,都是一記記沉重的上鉤拳......讀者錢就那麼多,買了達文西密碼、香水跟佐賀的超級阿嬤後荷包就癟了。不過要怪罪少數的暢銷書讓大多數不暢銷的作家陷入貧窮嗎?這種結論也不大對勁,不過通路書店對翻譯類書的青眼有加,也是不爭的事實。
又,就算作家嗅到了暢銷的方向,要起步往那裡走,姿勢也不一定好看。
一個學生讀者曾在校刊訪談時問我,什麼是魔幻小說、奇幻小說、科幻小說的定義,並要我各自舉例,分析哪一個題材在市場最受歡迎,然後她再籌備寫作的方向。這大概是我聽過最無腦的問題,但仔細一想,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若除魅作家的神祕性,將作家視為一種「職業」,有人燃起鬥志專門寫符應市場熱度的作品,便很正常。
寫作原本就有延展性,而且最好有高度的延展性,就如同一個程式設計師,如果認為寫java程式比較有前途、於是撇下原先的C語言興沖沖去寫java,差不多的道理。就算是平成怪物松坂大輔,據說每年都很勤勞鍛鍊一種新球路啊!球路越多越好,如果寫作的路子千變萬化有何不可。君不見,現在便利商店躺了很多本49元的小開本恐怖小說,逐漸建立了靈異驚悚的熱銷路線,讓很多以前冷眼看待靈異題材的作家,像看見寶一樣跳入小開本的陣容?
反之,職業作家可以為了家計於題材上開疆闢土,也能為了自成山頭原地跳繩。
多的是一輩子只寫武俠的作家,滿櫃子都是終生離不開言情的作家,誓言除了純文學其餘類型碰了就髒手的名家,老是天天撞鬼的作家,除了火龍就是精靈的作家。這類型的作家嵌軌於特定題材的供給面,滿足讀者的需求。
沒有誰比誰好,只能說人各有志。
也許你看不習慣作家的延展性與供給性如此「商業化」,但也不必將「寫作是為了藝術、還是為了填飽肚子」,當作是劃分作家與寫手的準繩。為了藝術而創作的東西有時很矯情、很爛,有時,為了填飽肚子苦思出來的東西可是超級經典......
只能說,作品的「重量」不是權力菁英說了算,而是將書捧在手中的你。
你說了算。
- Feb 20 Tue 2007 03:11
三少四壯38,職業寫作的供需法則(已修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