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或者說……我的人生裡,發生過一次很猛的事件,
就是我在大學一年級時辦了一場「九刀盃自由格鬥賽」,地點就辦在系館地下室,
這場比賽可說是扭轉我人生的關鍵事件,當然也會出現在電影裡。
我辦這一場格鬥比賽的理由很複雜,一方面我在國小五、六年級起就很喜歡打架,
不過不是逞兇鬥狠的古惑仔打法,而是以七龍珠比武的形式在下課時跟同學玩單挑的遊戲(還抽籤決定對手)。
男生嘛,很容易打來打去打出惺惺相惜的感情,所以也可以亂解釋成為了讓大家親密所以互相揮個拳頭。
後來國中只打過零星的幾場,高中幾乎都在讀書忘了打。
無論如何我很喜歡打架,所以主辦格鬥比賽也是很合乎邏輯的。
另一方面,男生本來就會本能地展示自己擅長的東西給心儀的女孩子看,
擅長灌籃就想盡辦法在女孩面前灌籃。擅長衝浪的就無所不用其極帶女孩到海邊。
會彈吉他的文青,就找機會埋伏在女孩上學的路上、假裝自我陶醉地在路邊邊彈邊唱。
而當時的我呢?我自以為很會打架(我幾乎沒有打輸過,簡直就是萬中選一的練武奇才),
我一直很想展示我這方面的才能給沈佳宜看,希望她看了比賽之後會覺得我很厲害、很帥、很有男子氣慨,
然後就在我充滿雄性賀爾蒙的一拳撂倒對手的瞬間,徹底愛上我。
除了這兩大原因,更潛在的因素是,我本來就是那種「想幹嘛就幹嘛」的人,
我忽然想辦格鬥賽,就喜孜孜一頭熱辦了,根本無所謂的多餘思考。
(我猜這就是鄉民最熱衷批我的一點:九把刀譁眾取寵!)
但哈哈,結果就跟大家看過的小說內容一樣,
我不僅被揍得超慘(事實證明我不是很有打架的才能,而是過去跟我打架的人都是廢物等級的貨色),
沈佳宜也完全不覺得我很帥,甚至還覺得我很幼稚!
我們兩個在電話中大吵一架,沈佳宜說了一句讓我飆淚一整夜的話,之後我們就沒有在一起了。
這是我的痛。
這一個關鍵事件,一定要寫進劇本裡。
問題是,這個格鬥賽事件擺進一部愛情喜劇電影裡,還蠻突兀的,
男主角沒頭沒腦就辦了這場比賽簡直是莫名其妙,簡直「沒有鋪陳」。
可偏偏當初我辦這場比賽也是天外飛來一筆,很無厘頭。
作家馬克吐溫說:「真實人生永遠比小說還要離奇,因為真實人生不用顧及到可能性。」
這句話說得真好。
我現在不是在寫浩浩蕩蕩的回憶錄,而是在拍電影。
拍電影就是要顧及到事件發生的合理性,我必須在電影長度裡,
鋪陳為什麼柯景騰為什麼會突然辦了這麼一場超戰鬥的比賽------該怎麼做呢?
把柯景騰設計成一個從高中時期就很喜歡在學校裡打架鬧事的火爆高校生嗎?
吼!我又不是在拍艋舺!
想了想,我拍了柯景騰平常在家裡就有打木板牆練習拳法的橋段,讓他具備最基本的血氣,
以及有點搞笑亂練亂打的氣氛,但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畢竟這不是格鬥電影,而是愛情電影。
此外我想了很久,覺得保持一點點的突兀感也是好的,因為這個突兀感也是留給沈佳宜的情緒衝擊。
她越是覺得柯景騰辦這個比賽,越莫名其妙,越好,對兩個人的大吵也越合理。
柯震東為了打好這一場戲,每個禮拜有好幾天都會跟他的對手孫綻約時間練習套招。
這次的武術指導龍哥在上次拍「三聲有幸」的時候就合作過了,
龍哥真的很強,除了自己很會打之外,當然還得會教------教假打。
假打比真打困難得多,因為真打不需要顧慮到對手的安全,拳頭幹下去就對了,
可假打不僅要架勢虎虎生風、卻也要一邊照顧對手,所以不斷反覆與對手練習就變得很重要啦。
每個禮拜柯震東都與孫綻「約會」三次,每次至少在榻榻米上打一個半小時,
打完後還要回家練習功課,不然私下練不夠,下次一起練就會很丟臉。
龍哥在教拳的時候很嚴肅,他也要求柯震東與孫綻都用嚴肅的態度練習,
因為儘管是假打,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還是很容易受傷,
這兩個血氣方剛的男生的力氣都很大,一不留神就會讓對方中招。
男生很容易崇拜比自己強的男生,示範動作時龍哥真的爆強,
有一次我在旁邊忍不住問:「龍哥,你一次最多可以和幾個人對打?」
龍哥面色不改地說:「那得看我打了第一個人之後,後面還有沒有人敢上。」
挖靠,真的是酷炸了。
柯震東與孫綻都是體育系的學生,身體協調性與基本素質都不錯,然而在超級激烈的練習後兩個人還是瀕臨崩潰,
柯震東說,其實每次練習都讓他反胃到很想吐,但為了面子,他每次都強忍著回家再吐。
這正是柯震東可愛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覺得,「逞強」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你正站在「維持現狀」跟「更厲害的境界」中間的那條線時,當然會有掙扎痛苦,
若你選擇承受超越你現階段所能承受的痛苦、咬著牙硬是往上攻,才會有瞬間進步的機會。
柯震東平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膽小鬼,但是在關鍵時刻都會選擇「逞強」,
不代表每一次都會逞強成功,但他做出這樣爆衝的決定,我都很替他高興。
老實說整個劇組都沒有拍攝動作片的經驗(我當然沒有!),也沒有經費從香港請武術導演來負責這一段,
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打算用「大量取得素材」再進行剪接的方式,去彌補我們在經驗上的不足,
於是我們請龍哥設計完整的四套連續對打動作,然後呢,我們決定每一個動作都從不同的角度拍八次!
八次!八次!
(大致可以說,圓形軌道順推一次、逆推一次、孫綻視角一次、柯震東視角一次、
隨機運動捕捉兩次、慢動作一次、臉部表情特寫鏡頭一次……)
所以柯震東與孫綻在正式拍攝當天,如果都不NG一次完成的話,全部一共得打三十二次!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累,尤其拍攝當天,現場惡劣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慘烈……
我們在選擇自由格鬥賽的場景時,經過了很多的討論。
現實人生版的九刀盃自由格鬥賽的場景,是在交大管理科學系系館地下室,
是一個不見天日的、濕冷陰暗的地下空間,只擺了兩張孤零零的撞球桌在旁邊。
但我在選擇場景時抱持著「不要死守著現實思維」的想法,很想將攝影機運動、基本的打燈邏輯
(兩個男生打來打去,攝影機不斷跟隨移動,所以打燈只能以基本光源去思考)、
以及在哪裡辦比賽比較符合大學生的合理思維給考慮進去。
我基本的要求是,我們不能在真正的拳擊擂台上打,要裝設出一個很學生活動氣氛的「打架比賽」風格。
而在畫面上,我想呈現出擁擠、聞得到汗水、空氣污濁的空間感
(圍觀的學生當然要站著看,所以別想有好整以暇的座位),
所以我們捨棄了許多太明亮、太寬敞的空間,比如羽球館、比如排球館、比如清大學生活動中心。
最後攝影師阿賢在他的拍攝需求下,選了德明科大的地下桌球室,
這個地點反而最接近我當初舉辦格鬥比賽的原始空間!於是我們展開了美術改造。
我得說,美術團隊將德明科大地下桌球室翻轉得太好了,
十幾顆懸吊的昏黃燈泡好有地下格鬥賽的氣氛,深藍色的體操用泡綿很有學生活動的觸感,
而為了製造出空氣中粗糙的粒子感,我們在現場大量燒煙------也就是燒香!
這真是一場惡夢。
拍攝自由格鬥賽的那天,現場到了非常多的讀者支援,扮演圍觀看熱鬧的群眾,
大家擠在小小的地下室裡共同製造大量二氧化碳荼毒彼此。我親愛的讀者們真的非常熱血,
因為我們不斷燒煙(煙太大,要慢慢等煙穩定下來,煙太小,則要繼續燒煙),
導致煙霧瀰漫,大家都被薰得眼睛直流淚,卻還是得製造出爆炸性的吶喊與鬼叫,
振臂狂呼之類的大動作,每一個人都拍得神魂俱滅,我也給薰得猛咳嗽。
但最辛苦的還是不斷進行戰鬥的孫綻與柯震東,他們肯定是打到筋疲力竭了,沒得休息,
因為他們就是焦點,一舉一動都是阿賢肩上攝影機捕捉的對象。
柯震東顯然真的很在意面子問題,現場打得如此反胃,他卻依舊強力忍吐……要吐也是回家吐,
跟孫綻聯手將不曉得超過預定的「三十二次不NG拍攝」幾次的實際武打動作給完成。
這兩個傢伙,都是硬漢!
我們從早上八點集合梳化、十點喊下第一聲Action,一直拍到隔天凌晨兩點多才拍攝完畢。
有些讀者因為有事先行離開,但過半數的讀者還是跟我們並肩作戰直到最後一秒。
拍到當天最後一顆鏡頭,是沈佳宜終於趕到了格鬥賽現場,看到柯景騰被狂揍倒地,
那時要拍攝柯景騰從地上抬頭,看見沈佳宜終於趕來看比賽,於是奮力掙扎爬起的畫面。
但柯震東怎麼演就是演不對味,我想戰鬥了一整天,他已經累到完全無法思索如何表演。
我在小螢幕裡並沒有看到「屬於柯景騰的情緒」,
儘管這樣的情緒,其實根本沒有屬於真正的柯景騰過……
那時氣氛因為無止盡的勞累,而有些低迷。
不論是臨演讀者或劇組工作人員,大家都很累很累了,而缺了這個關鍵的表情,
我就無法舉雙手喊:「今天謝謝大家!」大家都眼巴巴等待柯震東,
但他越感到壓力,就越沒辦法好好思索該怎麼進入角色。
我跟柯震東說……其實現在筋疲力竭的你,正是演出這個表情的絕佳狀態。
當年我辦了這一場比賽,左顧右盼就是盼望著沈佳宜來看,可沒有,
我心愛的她遲遲沒有出現,我很孤單,很壯烈地打完了這一場寂寞的龍爭虎鬥。
比起來,電影裡的柯景騰顯然幸福多了。
不管沈佳宜有多麼不認同柯景騰辦這場比賽的意義,她終究還是來了。
而你看,沈佳宜不僅來了,身上還穿著你親手畫送她的蘋果衣。
為什麼明明沈佳宜很討厭你辦打架比賽的作風,卻還是來了呢?
也許她想了很久,還是想幫你加油先,要罵你也想等比賽後再說。
你看見穿了蘋果衣的沈佳宜,一定會大為振奮吧?
也許沈佳宜是想阻止你參加這麼危險的比賽,所以特地穿了這件衣服,刻意提醒你……
「妳是我最珍貴的人」這句話可是你說的,既然如此,就聽聽你最珍貴的人對你的奉勸,
不要下場打!
不管沈佳宜為什麼來,你心愛的女孩,終究還是來了。
明明現實人生裡的柯景騰沒有這樣的福氣,為什麼我要做這樣改編呢?
因為我太想沈佳宜來看我的比賽了,太想到,就算是改編上的超級大作弊,
也想將沈佳宜的眼睛搬進這一場格鬥賽中,一圓我當年的缺憾。
真的,我一想到,某一天沈佳宜坐在電影院裡面,看見我拍的這一場自由格鬥賽,
看見我在電話裡不斷跟她誇大的那一記「傳說中的踵落」,她那會心一笑的表情,
我就覺得無限值得。
所以囉,現在的你其實已經被打到沒辦法站起來了,又暈,又痛,又疲倦,
安安靜靜等待讀秒結束不是挺好的嗎,但你無論如何還是想爬起來,
為什麼?
是因為想贏嗎?
不,你心知肚明贏不了。
是因為自尊心,無論如何不想向對手屈服嗎?
不,對手比你強太多了,你一向佩服比你強的人,認輸是你的氣度。
是因為讀秒輸很丟臉,所以寧願壯烈站著被KO嗎?
不,你常常丟臉,丟臉是家常便飯。
那麼,你為什麼還是要爬起來?
是因為你看到沈佳宜來了,你好開心,真的太開心了。
而沈佳宜,可不是為了看你倒在地上才來看比賽的呢!
說完了,我喊下Action。
又累又疲倦又……想吐的電影版柯景騰,慢慢的,從地上撐起了身體,抬起頭,
給了未來某一天坐在電影院的沈佳宜,一個她錯過、我也未曾擁有過的表情……
那一天,是我最對不起陳妍希的一天。
明明陳妍希就是在最後階段才會出現在人群裡,但保險起見,
我們還是發了陳妍希很早的通告時間,令即使沒有陳妍希的戲,
她還是乖乖地待在我旁邊,從早上十點就在嗆眼的煙霧瀰漫中看柯震東與孫綻互毆。
等到真正拍攝沈佳宜從人群中鑽出,焦切、不解、心疼地看著被打到幾乎爬不起來的柯景騰時,
已超過晚上十二點。
我看著導演小螢幕上的沈佳宜,不管如何表演,眼神都有些抹消不掉的疲憊(其實是被煙燻了一整天),
而陳妍希也站在我的旁邊一起看回放,顯然她也看出來了。
陳妍希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表演者,如果演得不夠好,不用等我說,她也會自己要求再來一次。
但我覺得,除非貨真價實地好好睡一場覺,否則眼神裡的疲憊是無法技術地消除掉的,
也就是說,那天晚上陳妍希的眼神,最厲害就是我現在從螢幕裡所看到的樣子了。
無法讓一個演員在最理想的條件下表演,是導演我的失職。
我轉頭,這次不開玩笑了,我相當認真地向她道歉:
「對不起,是我不好,劇組發了妳那麼早的通告,讓妳等得很累,讓妳的眼神有些疲倦。是我的錯。」
正當我準備接受陳妍希的抱怨時,卻聽到她善解人意地說:
「沒關係啦,其實我覺得沈佳宜搭車從台北到新竹看柯景騰打架,坐了那麼久的車,
外面又下大雨,沈佳宜的眼神有些疲倦也很正常啊。」
喔!
我親愛的沈佳宜!
(電影創作書,即將在8/09,全台灣每一個可以看到書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喔!
希望大家支持電影幕前的呈現,也支持幕後的所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