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奪魂鋸>影評,聰明的邪惡

當港台的恐怖電影還停留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時,日本與好萊塢已領悟「無端啟動的邪惡」最叫人驚懼。因為影片中迷人的犯罪哲學,從「奪魂鋸」一開場的骯髒密室起,任何想要在結局前猜出「底牌」的觀眾,都沈浸在不斷失敗的迴圈裡,卻又興致勃勃地瞎猜下去。同時滿足兩種愛看驚悚電影的族群,動腦的,不愛動腦的。


最粗糙地區分,恐怖電影分成「有鬼的」、「沒鬼的」兩種,各有驚嚇觀眾的方式。沒鬼的恐怖電影裡,近年來印象不錯的有德州電鋸殺人狂、戰慄、鬼地方,其中德州電鋸殺人狂與戰慄極為類似,同樣是荒野農莊、陳舊骯髒的色調、顢頇噁心的屠夫(在這裡可不能稱其為殺人犯、兇手這類的名號),兩部影片都不斷強塞給觀眾「失血焦慮」,令人感到極不舒服,好像怕觀眾無法設身處地體會被害者身體的痛苦似的,導演不厭其煩將鏡頭停滯在濃稠血液汩汩流出巨大創口的畫面,被害人蒼白的臉孔,抽慉發冷的身體……「不舒服」取代了「恐懼」,不再存在「閃避屠夫」的慌亂,而是「快點結束這一切吧!」


奪魂鋸裡沒鬼,跟小成本大驚奇的「鬼地方」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採用了髒兮兮的密室,用各自的方式闡述背後的邪惡。而鬼地方裡的邪惡埋在人性的相互擠壓,奪魂鋸的邪惡則是無法窺破的、純粹的壞,所以如果有個學生被迫要交篇影評報告給教授當期末作業,我會建議去看看鬼地方,但如果是想享受超屌的一小時半,那就嚐嚐奪魂鋸吧!


驚悚片有個線性敘事的傳統,少有分鏡跳來跳去的狀況,有三個原因。第一,太複雜的劇情會緩減畫面的戰慄。第二,兇手大都不夠聰明,不過就是戴上個面具。第三,編劇無法讓兇手那麼聰明。


但奪魂鋸裡的兇手極其聰明與自信,如果把觀眾當成笨蛋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奪魂鋸裡的分鏡、回憶、推理,不斷從藍色冷調的密室中岔分出去,為直線到底的劇情多了許多意外的變化。表面上,這樣的分鏡是幫助困鎖在密室裡兩位被迫自相殘殺的可憐蟲增加對抗兇手的籌碼,實則是引誘觀眾做出種種猜測,就算是最不想動腦筋的觀眾也難免對結局長什麼樣子好奇起來,畢竟兇手表現出的自信與埋下的種種機巧,讓人產生「不可對抗」的無力感。


「失血的焦慮」同樣在奪魂鋸裡出現,並精準傳達導演希冀的暈眩效應,「過去你不曾為了活著而感激,以後你不會這樣了。」兇手對倖存者近乎宗教箴言的教誨,在觀眾用指縫擋住視線的時候,好像還真有那麼點被救贖的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九把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